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犯罪司法解释
创始人
2025-04-24 06:01:04
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全文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6年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94次会议、2016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7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6年9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94次会议、2016年11月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为依法惩处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规定的“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

  第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

  (一)无许可证的;

  (二)许可证被注销、吊销、撤销的;

  (三)超越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或者开采范围的;

  (四)超出许可证规定的矿种的(共生、伴生矿种除外);

  (五)其他未取得许可证的情形。

  第三条 实施非法采矿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十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在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采矿,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或者在禁采区、禁采期内采矿,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五万元至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二年内曾因非法采矿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非法采矿行为的;

  (四)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非法采矿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数额达到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

  (二)造成生态环境特别严重损害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四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和本解释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一)依据相关规定应当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

  (二)依据相关规定应当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既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又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虽不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但严重影响河势稳定,危害防洪安全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第五条 未取得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证,且未取得采矿许可证,采挖海砂,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和本解释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虽不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但造成海岸线严重破坏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第六条 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以上,或者造成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资源破坏的价值在二十五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

  第七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的矿产品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规定的犯罪行为,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 多次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二年内多次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未经处理的,价值数额累计计算。

  第九条 单位犯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规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第十条 实施非法采矿犯罪,不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或者实施破坏性采矿犯罪,行为人系初犯,全部退赃退赔,积极修复环境,并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第十一条 对受雇佣为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提供劳务的人员,除参与利润分成或者领取高额固定工资的以外,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曾因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受过处罚的除外。

  第十二条 对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应当依法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用于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的专门工具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依法没收。

  第十三条 非法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根据销赃数额认定;无销赃数额,销赃数额难以查证,或者根据销赃数额认定明显不合理的,根据矿产品价格和数量认定。

  矿产品价值难以确定的,依据下列机构出具的报告,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一)价格认证机构出具的报告;

  (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水行政、海洋等主管部门出具的报告;

  (三)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出具的报告。

  第十四条 对案件所涉的有关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依据下列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或者报告,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一)司法鉴定机构就生态环境损害出具的鉴定意见;

  (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就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是否属于破坏性开采方法出具的报告;

  (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就是否危害防洪安全出具的报告;

  (四)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就是否造成海岸线严重破坏出具的报告。

  第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本解释第三条、第六条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十六条 本解释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本解释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9号)同时废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签订竞业限制后需要支付多少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当劳动者辞职以后,是需要支付劳动者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来补偿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2最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  第二编 物权  第一分编 通则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物权的设...
净身出户协议有效吗?净身出户需... 在夫妻存续期间,其中一方出轨或做了对不起另一半的事情,深感有愧就打算在离婚的时候净身出户。对方在净身...
2023叛逃罪最新法律规定及司... 2022叛逃罪最新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
最新异地怎么办理离婚?202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城务工的人们越来越多,人们工作、生活空间的扩大,身处异地的夫妻也越来越多,这样就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定罪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行为,不仅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妨碍到政府的管理秩序,对此非...
结婚女方需要迁户口吗?结婚了女... 男女结婚之后,女方的户口其实不是必须要迁到男方家。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并未就婚后迁户口的问题作出强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2022全文    (2022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纵火罪立案标准要达到多少钱?新... 纵火罪,在刑法中又称放火罪,指的是行为人故意实施放火行为,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旦放火人的...
犯了贪污罪的怎么处罚?贪污罪在... 贪污罪属于个进行犯罪。利用单位职务的便利作为犯罪的条件。一般犯罪人员为国家工作人员。如实供述自己罪行...
离婚后如何分户?夫妻离婚后户口... 众所周知,不少男女在结婚后都会将户口迁在一块,而在离婚的时候又会进行分户。在我国,户口对于一个人来讲...
单位拖欠工资可以辞职吗?拖欠工... 劳动者为老板打工,提供了自己的劳动,老板就需要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日期发放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是享有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
202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量刑...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
2023纵火罪立案标准要达到多... 纵火罪,在刑法中又称放火罪,指的是行为人故意实施放火行为,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旦放火人的...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司法解释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司法解释
2023如何认定军人叛逃罪?军... 军职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可能涉嫌犯军人叛逃罪。...